续写青花瓷文化新篇!数字文创设计大赛启幕

2025-06-13 16:42:31

作为“大唐・青花瓷”系列活动的分项活动,由郑州市文物局主办、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承办的“唐韵青花 数创未来”数字文创设计大赛6月13日在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正式启动。

据悉,此次大赛面向河南省高校学子,设服装设计与文创设计两大板块,旨在树立“郑州是青花瓷故乡”与“青花瓷的鼻祖·唐青花”的独特IP形象,运用数字化手段,展现新生代设计师对青花元素的创新诠释。其中,文创设计下设数字视觉设计、数字化交互应用及文化衍生品开发三个赛道。赛事后期将对优秀作品进行签约孵化,对接博物馆及文创企业实现量产与数字发行。活动得到了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郑州工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机电学院、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的支持。

作为唐代制瓷工艺的巅峰代表,唐青花以其青白相间的幽雅之美闻名于世。唐代的“巩义蓝”不仅在国内备受青睐,更通过海上丝路远销波斯、阿拉伯等国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启动仪式现场,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顾万发表示,郑州作为“青花瓷故乡”,2002年巩义黄冶窑遗址出土唐青花瓷片、2006年上街唐墓出土青花塔式罐等考古发现,为打造文化超级IP奠定基础。本次大赛以“唐韵青花 数创未来”为主题,核心在于推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与数字科技的深度融合,依托青年创意力量,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擦亮郑州“青花瓷故乡”的金名片。大赛将搭建数字创意平台,鼓励学子以科技赋能文物,让千年唐韵跨越时空,融入现代生活,向世界讲述郑州故事。

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卢建洲认为,数字文创是传统文化破圈传播的关键路径。高校需以“艺术+科技”的融合思维培育创新人才,此次大赛为师生提供了将唐青花艺术元素转化为数字IP的绝佳实践场。期待通过院校与博物馆的深度联动,催生兼具历史底蕴与交互体验的佳作。河南工程学院服装学院副院长郭锐尤其关注传统服饰文化与数字技术结合的广阔前景。他表示,学院将依托学科优势,引导学生从织物纹样、色彩体系中提炼唐韵精髓,通过虚拟服饰、数字藏品等创新形式,让千年青花以“可穿戴”的数字形态走进年轻群体。两位院长均表示,高校将以赛事为纽带,深化产学研融合,为中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贡献教育力量。


“作为承办方,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肩负活化中原文化遗产的使命,此次以‘唐韵青花’这一郑州地域文化符号为核心,结合数字科技力量,为文化传承注入新动能。”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馆长靳晓倩表示,将为创作者提供全流程支持,并依托线上线下渠道展示优秀作品,让千年唐韵通过数字技术焕发新生。

启动仪式现场,一场融合唐韵青花与现代美学的T台秀成为焦点。模特身着以唐代青花瓷纹样为灵感设计的服饰款款而行,青蓝釉色化作流动的衣袂图案——或是缠枝莲纹在裙摆间蜿蜒舒展,或是宝相花图腾以数码印花工艺跃然于轻纱之上,传统钴料的沉静色调与镭射光影交织,勾勒出“瓷器上的大唐气象”。

“唐韵青花 数创未来”数字文创设计大赛的举办,不仅为高校学子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更为郑州青花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强劲动能,有力助推郑州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行稳致远。

记者 左丽慧 文/图

编辑:袁澜青

值班统筹:于淼

特别声明:未经正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