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2 06:52:23
今天是2023年6月2日,星期五,农历四月十五。今天白天到夜里,多云转阴天有阵雨,偏北风2~3级,最高温度25℃,最低温度17℃,AQI:55,空气质量:良,空气湿度:50%,气压:990hPa。
温馨提示:今日(7-21时),郑州市机动车号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为5和0的车辆限行。
点击收看6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6月1日《河南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6月1日《郑州新闻联播》
点击收听6月2日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
点击收听6月2日河南台《河南新闻》
点击收听6月2日郑州台《郑州早新闻》
点击收听6月2日中原网《每天3分钟,尽览天下事》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3-06/02/nbs.D110000renmrb_01.htm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开栏的话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乘势而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本报今起推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专栏,用数据案例说话,展现各地各部门乘势而上、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奋力开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新举措、新实践、新气象。
大国重器再添新成员。日前,由中国中车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套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全要素试验系统完成首次悬浮运行,时速可达600公里,我国在高温超导电动悬浮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
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4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5.4%、69.1%;多晶硅、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89.3%和47.6%,新能源、新材料、高技术产品产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
日前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开局之年,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充分发挥政策效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突破一批“顶天”又“立地”的关键技术,众多企业向着“高质”又“高效”努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今日《人民日报》1版、7版)
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
“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习近平总书记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前往北京育英学校考察,寄语广大少年儿童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各地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今日《人民日报》1版、2版)
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
抓好小麦抢收烘干晾晒 力保夏粮颗粒归仓
雨过天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刘店镇麦田里,收割机来往穿梭、机器轰鸣。“农时不等人,抓紧下田作业!”来自河北省新乐市赤支村的跨区机手刘建欣说。伴随收割机匀速行进,麦粒被源源不断地送进了运输车,早上8点进田,不到中午,20多亩麦田就全部收完。
当前,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5月下旬,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过程,对夏收带来一定影响。应对持续阴雨天气,农业农村部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各地积极行动,科学调度,精准对接,加快推进抢收进度,力保夏粮颗粒归仓。(今日《人民日报》1版)
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3-06/02/node_1.htm
走进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黄埔军校”郑州三磨所
看,这里的“钻石”在生长
——“河南超硬材料产业观察”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以金刚石为代表的超硬材料,被誉为“最硬最锋利的工业牙齿”,也是公认的“材料之王”“终极半导体”。
“世界超硬材料看中国,中国超硬材料看河南。”河南超硬材料产量占全球的70%以上。发展超硬材料产业,河南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优势再造、换道领跑,我省正努力打造超硬材料产业新高地。
自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河南超硬材料产业观察”系列报道,深入产业、走进企业,看看我省如何领跑新赛道、锻造“超硬”实力。
郑州高新区梧桐街121号,坐落着被业内称为“三磨所”的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这家企业,看似不显山露水,却是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黄埔军校”,全国一半以上的超硬材料研发创业人员均出自这里。
5月31日,记者走进郑州三磨所,一踏入院内,就被草坪上如雕塑般矗立的圆球形装备所吸引——厚重的岩石基座之上摆放着一台闪着金色光泽的“六面顶压机”。
这是一台见证我国超硬材料工业发展的“功勋压机”。“1965年,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自主研发出了中国首台铰链式六面顶压机,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就是用它才实现了我国人造金刚石的量产。”每次从这台压机前经过,郑州三磨所科技发展部部长孙冠男都不由心生崇敬。(今日《河南日报》1版)
我省1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升至“国家级”
5月31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科技部近日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我省推荐的创意岛孵化器等1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全部通过审核,晋升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数量位居全国第四。至此,我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71家。(今日《河南日报》1版)
机声隆隆抢收忙
6月1日,雨后天晴的第二天,沈丘县周营镇马营村一处麦田里机声隆隆。两台轮式收割机往返穿梭,开足马力抢收着连片的小麦,不远处,数台农机紧跟其后进行土地旋耕、玉米播种,整个过程无缝衔接。(今日《河南日报》1版、4版)
河南布局航空航天产业建设重量级平台
豫检集团航天卫星及应用产业检验检测实验室揭牌
6月1日,豫检集团航天卫星及应用产业检验检测实验室在郑州揭牌成立。这是我省积极培育壮大包括航空航天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助推实现先进制造业与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今日《河南日报》1版)
我省信息通信业实施五大工程
75亿元为乡村振兴“注智赋能”
6月1日,记者从省通信管理局获悉,《2023年度全省信息通信业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近日印发,计划投入75亿元,实施农村5G和4G网络覆盖、光纤宽带网络覆盖、网络提速提质、信息化提升、网络信息惠民等五大工程,统筹推进县域城乡信息通信网络建设一体化和数字乡村建设。(今日《河南日报》1版)
郑州人才公寓配租释放“筑巢引凤”效应
5月31日,记者从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获悉,郑州市第二批次人才公寓配租基本完成。通过此次选房,有效聚集了一批促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筑巢引凤”效应显现。(今日《河南日报》1版)
15个成员国均完成生效程序
RCEP“朋友圈”满员 河南再迎新机遇
6月1日,郑州海关传来好消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6月2日对菲律宾正式生效。自去年1月1日至今,15个成员国均完成生效程序,实现“团聚”,RCEP迈入全面实施新阶段。(今日《河南日报》2版)
三家物流领域“国家队”企业同日揭牌
郑州现代国际物流中心建设迎来“生力军”
强化“物流拉动”,提速现代国际物流中心建设,郑州迎来了“生力军”。
5月31日,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资特种物流智慧应急监测平台有限公司和中外运物流河南有限公司在郑州经开区集中揭牌,标志着三家物流领域“国家队”企业正式开启运营业务。(今日《河南日报》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3-06/02/node_3.htm
郑州夏粮抢收进度明显加快
截至6月1日18时已收获小麦32万余亩
近日我市天气晴好,小麦集中成熟,麦收进度明显加快。截至6月1日18时,全市日出动联合收割机2257台,已收获小麦32.1856万亩,其中机收32.0411万亩,机收率达到99%。
为切实做好“三夏”农机工作,加快抢收进度,6月1日,市农机技术中心派出3个生产服务指导组深入航空港区、新郑市、新密市、荥阳市生产一线指导服务“三夏”农机生产工作,科学研判农机生产形势,组织协调机械调配。全市各级农机部门高度重视,多点发力,出台多项奖励政策,抓住晴好天气,合理调度机械进行抢收,各地麦收进度明显加速。航空港区、新密市、新郑市三地达到收获高峰,日收获面积均达6~7万亩,预计航空港区6月3日小麦收获基本结束。(今日《郑州日报》1版、7版)
周末预计有阵雨
下周起多晴好天气
对夏收夏种整体有利
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今日,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是小麦抢收黄金窗口期。预计6月3日至4日,郑州有一次降水过程,累计降水量5到15毫米。5日以后,以多云到晴天为主,对夏收夏种整体有利。(今日《郑州日报》1版)
加快郑州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步伐
重点物流企业揭牌仪式在郑州举行
5月31日,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资特种物流智慧应急监测平台有限公司和中外运物流河南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郑州举行。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出席仪式并揭牌。
此次重点物流企业集中揭牌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我省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的重要举措。
又讯 5月31日,市长何雄出席揭牌仪式并致辞,表示将持续抓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着力推进“空、陆、网、海”四条丝路协同发展,加快构建“立足中部、辐射全国、通达全球”的国际综合枢纽和现代国际物流中心。(今日《郑州日报》1版)
何雄调研企业运行及项目建设推进情况时强调
全力以赴强产业抓项目优服务
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提供支撑
5月31日,市长何雄调研企业运行及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创新驱动,强化服务保障,推动支柱产业优势再造、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培育新动能、再造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提供支撑。(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我市部署“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监督工作
6月1日,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及省市人大联动开展专题调研视频动员会议后,我市立即召开续会,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市人大常委会“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监督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富强,副主任宋洁出席会议。(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氢”装上阵
为美好生活加点儿“绿”
外表与普通环卫车无异,但它们“呼吸的是空气、加入的是氢气、排出的只有水”……不久前,23台氢能源环卫车在郑州高新区正式上岗,与纯电动环卫车相比,氢能源环卫车续航里程长,加氢时间短,零污染、零碳排放,成为高新区环境卫生提质升级的主力军。这支绿色环保车队,出自宇通重工旗下品牌宇通环卫之手,是实打实的“郑州制造”。
氢能作为能源转化融合的载体和新型储能方式,是实现能源转型和碳减排的重要选择,未来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郑州市紧扣发展氢能产业这一国家战略目标,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机和制高点,抢先布局氢能新赛道,积极拥抱氢能产业发展的时代风口。(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3-06/02/node_4.htm
(今日《郑州日报》2版)
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开始报名
河南选手获金奖可得20万元奖励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开始报名,河南选手获得金奖可得20万元奖励。
昨日,记者从河南省人社厅获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将举办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对象为国内在站或已出站博士后人员、拟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博士。符合条件的人员或团队可于6月底前登录中国博士后网大赛专区或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官网报名。(今日《郑州日报》2版)
预防宫颈癌新疫苗只需接种两针
这款二价疫苗9~14岁可选
预防宫颈癌,二价HPV疫苗9~14岁年龄段接种进入“二针时代”——6月1日上午, 乐乐(化名)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二七区嵩山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进口二价HPV疫苗9~14岁女孩二剂次接种程序第一针。这是进口二价HPV疫苗9~14岁女孩二剂次接种程序在郑州落地后的首位接种者。(今日《郑州日报》2版)
今年中招录取公安英烈子女等十类考生可享照顾
6月1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按照有关规定,2023年郑州市区中招录取时,十类考生可予以照顾。(今日《郑州日报》2版)
晚上8点后坐郑州地铁
扫码刷脸只要1分钱
助力夜经济发展,郑州推出新举措:自6月1日起,每日20时(含20时)后使用商易行APP、支付宝小程序、微信小程序、银联云闪付、龙支付中任意渠道扫码/刷脸乘车,享1分钱乘地铁优惠。(今日《郑州日报》2版)
管城区二里岗街道办事处细心为民服务
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自我市平安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管城区二里岗街道办事处积极抓好宣传引导,强化群众法律意识;对重点人员加大排查帮扶力度,将矛盾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通过人民调解员努力将矛盾就地化解,为居民排忧解难,力求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今日《郑州日报》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3-06/02/node_5.htm
(今日《郑州日报》3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3-06/02/node_6.htm
(今日《郑州日报》4版)
今年我省普通高考继续实行“无声入场”
“2+1”安检体系守护考试公平
2023年高考即将来临,6月1日,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获悉,为有效防范违纪作弊,确保考试公平公正,今年我省高考“无声入场”再升级:所有考点均安装“智能安检门”,手机等通信工具带不进考场。(今日《郑州日报》4版)
全社会共同行动 助力高考顺利进行
即将到来的2023年高考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社会各界纷纷行动,为高考助力。郑州市各区政府(管委会)、各局委按照“郑州市城市道路畅通委员会办公室”的要求,纷纷出台措施,保障高考顺利进行。(今日《郑州日报》4版)
为莘莘学子保驾护航
郑州公交、地铁无缝衔接
十年磨一剑,今朝露锋芒,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拉开帷幕。6月1日,记者了解到,为了给广大考生提供一个安全、快捷的出行环境,让高考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奔赴考场,郑州公交集团第四运营公司将于6月7日、8日高考期间,联合郑州地铁会展中心站、郑州交警六大队一中队开展“985圆梦列车”高考护航活动,贴心护航学子们的“升学之路”。(今日《郑州日报》4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3-06/02/node_7.htm
(今日《郑州日报》5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3-06/02/node_8.htm
(今日《郑州日报》6版)
从线上延伸至线下
覆盖全消费行业
付费会员制成消费新常态
折上折、会员专享价、送优惠券、免费停车……为了享受更优惠的价格、更有品质的服务,办理付费会员无形中成了一种消费新常态。
付费会员制是会员营销的一种策略,兴起于国外的会员超市。人们熟知的有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只有付费会员才可以享受的购物权益。
近年来,国内零售业态付费会员制度不断演变,从京东Plus、天猫88VIP、盒马X会员到麦德龙PIUS会员、餐饮企业畅吃卡,“付费会员”新模式渐渐从线上延伸至线下消费场景中,并风行至各个领域。消费者指定时间只需购买一次,即可享受超多会员消费权益,消费得越多,省得也越多。对于商家来说,收取会员费能直接给企业带来收益,同时可以巩固老用户的黏性,让消费者产生一种消费偏好上的习惯和依赖。(今日《郑州日报》6版)
郑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惠及500多个小区
体量居全省首位
位于金水区金明路21号的河南省教育厅家属院加装的15部电梯,随着近期全部建成投入使用,解决了困扰小区210户业主多年爬楼难题,赢得了小区业主的一致好评。(今日《郑州日报》6版)
中储粮3000多台粮机装备驰援河南
中储粮紧急出动3000多台粮机装备驰援河南,做好夏粮收购,帮助粮农减损。
记者1日晚从中储粮集团获悉,目前河南出现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导致一些地方麦田积水,影响小麦正常成熟收获。中储粮推出多项应对保障措施,帮助种粮农民减少损失并要求在已收割地区尽快开秤。(今日《郑州日报》6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3-06/02/node_9.htm
(今日《郑州日报》7版)
多措并举护航麦收
为积极克服天气对麦收工作的不利影响,连日来,荥阳多地抢抓时机、精心组织,全力做好“三夏”抢收抢种工作。(今日《郑州日报》7版)
保畅通 抢“三夏”
助力机收车辆过黄河
昨日,记者获悉,眼下正值麦收农忙季节,河南交通投资集团郑新黄河大桥收费站设置“三夏”机收车辆服务台,安排专职疏导员疏导指挥车辆,对联合收割机实行优先查验、优先放行,落实惠民政策。(今日《郑州日报》7版)
“三夏”大忙中的党员身影
“现在我们村里群众都不担心收麦的事儿,俺家的麦子,给村里一汇报,村支书、党员带头收麦!”
“村支书为我们义务收麦,不辞辛苦,自家的麦子不收,先来收我们的!”
提及中牟县姚家镇姚家村党支部书记姚国亮,村民们都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
高温天气,抢收小麦尤为重要,姚家村小麦种植1300余亩,但是比较分散,为解决群众小麦收割问题,姚家村前后购入两台收割机免费为群众收割小麦,第一台收割机2017年购买,第二台收割机2019年购买,同时村内成立干部小分队、维修小分队,为后勤做好保障,保障全村约650户群众受益。(今日《郑州日报》7版)
编辑:李雅薇 李瑞蕊 马子涵
特别声明:未经正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