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6 07:17:00
今天是2023年7月26日,星期三,农历六月初九。今天白天到夜里,多云间阴天,有阵雨雷阵雨,偏东风3级,最高温度34℃,最低温度24℃,AQI:24,空气质量:优,空气湿度:91%,气压:1009hPa。
温馨提示:今日(7-21时),郑州市机动车号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为3和8的车辆限行。
点击收看7月25日央视《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7月25日《河南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7月25日《郑州新闻联播》
点击收听7月26日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
点击收听7月26日河南台《河南新闻》
点击收听7月26日郑州台《郑州早新闻》
点击收听7月26日中原网《每天3分钟,尽览天下事》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3-07/26/nbs.D110000renmrb_01.htm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是我们党治军理念和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构建现代军事治理体系,提高现代军事治理能力,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在领导推进强军事业的进程中,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积极推进军事治理探索实践,特别是通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依法治军、加强和改进军队战略管理等,形成一系列全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有力促进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迅猛发展,我军建设正处在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要认清全面加强军事治理的重要意义,强化使命担当,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加大军事治理工作力度,以军事治理新加强助推强军事业新发展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是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国防和军队建设方方面面。要强化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军事治理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加强各领域治理、全链路治理、各层级治理,有计划、有重点加以推进。要加强全局统筹,加强跨部门跨领域协调,提高军事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加强军费管理和监督,深化重点领域治理,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要深入推进战略管理创新,健全完善需求科学生成、快速响应、有效落实机制,走开全过程专业化评估路子,确保链路顺畅高效,发挥军事系统运行整体效能。高层机关和高级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以治理的理念推进各项工作,增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本领。要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把军事治理同改革和法治有机结合起来,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深化军事立法工作,强化法规制度实施和执行监督,发挥好改革的推动作用,用好法治这个基本方式,更好推进军事治理各项工作
■加强跨军地治理是全面加强军事治理的应有之义,是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内在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国防意识,加强统筹协调,尽好国防建设领域应尽的责任。军队要同地方搞好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军事需求对国防建设的牵引作用。要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完善组织体系,健全政策制度,形成各司其职、紧密协作、规范有序的跨军地工作格局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下午就全面加强军事治理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加强军事治理是我们党治军理念和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构建现代军事治理体系,提高现代军事治理能力,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保障。(今日《人民日报》1版)
习近平回信勉励香港培侨中学学生
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24日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今日《人民日报》1版)
习近平向柬埔寨人民党主席洪森致贺电
李强向洪森首相致贺电
7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向柬埔寨人民党主席洪森致贺电,祝贺其领导柬埔寨人民党在第七届全国大选中获胜。(今日《人民日报》1版)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四次会议
审议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 决定任命王毅为外交部部长、潘功胜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习近平签署主席令
赵乐际主持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经表决,决定免去秦刚兼任的外交部部长职务,任命王毅为外交部部长,免去易纲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职务,任命潘功胜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8号主席令。赵乐际委员长主持会议。(今日《人民日报》1版)
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提请审议
加大对单位受贿行贿犯罪的惩处力度
7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受委员长会议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作相关说明。(今日《人民日报》4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负责人就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答记者问
7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初次审议了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本次修改完善,主要有哪些背景,如何准确把握草案的修改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负责人王爱立回答了记者提问。(今日《人民日报》4版)
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3-07/26/node_1.htm
楼阳生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高云龙
徐乐江王凯孔昌生出席
7月25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在郑州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一行。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省长王凯、省政协主席孔昌生出席。
高云龙感谢河南省委和省政府对工商联工作的重视支持,充分肯定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他说,河南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强化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优势明显、后劲十足。尤其是河南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谋划实施优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创新审批制度、政务服务制度、法治保障制度等,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工商联将以2023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暨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河南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凝聚民企力量,拓宽交流渠道,搭建合作平台,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助力河南高质量发展,组织引导更多企业家为现代化河南建设贡献力量。(今日《河南日报》1版)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联组会议召开
王凯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7月25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联组会议召开。省长王凯到会通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今日《河南日报》1版)
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设现代化河南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河南民营经济在淬炼中越发坚韧,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子。(今日《河南日报》1版)
十九条措施激发民间投资新活力
7月25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经过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我省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5个方面提出19条切实举措,助力民间投资在高质量发展中“大展身手”。(今日《河南日报》2版)
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河南交通基础设施投资825.2亿元
7月25日,位于新安县石井镇的济源至新安高速公路黄河大桥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同步进行大桥左、右幅主塔及锚碇施工。
“济新高速控制性工程黄河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度独塔单跨钢桁梁回转缆悬索桥,目前桩基、承台全部完成,主塔完成30%,锚碇完成20%。”河南省济新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雨说,今年截至目前,全年已累计完成投资10.2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1.89%;自开工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47.43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2.27%。项目通车后,将带动沿线旅游发展、经济建设。(今日《河南日报》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3-07/26/node_3.htm
楼阳生到郑州警备区调研时强调
坚定扛稳党管武装政治责任
开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新局面
7月24日,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省委书记、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楼阳生到郑州警备区调研,向广大驻豫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军队文职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节日问候。
陈星、安伟、徐元鸿、赵钧参加调研。(今日《郑州日报》1版)
郑州机场将开通直飞米兰洲际客运航线
郑州航空枢纽昨日再传佳讯:郑州直飞意大利米兰的洲际客运航线将于今年10月30日正式开通。这是吉祥航空在郑州机场开通的继郑州至赫尔辛基后第二条洲际客运航线。(今日《郑州日报》1版)
何雄调研郑州南站及园区建设工作时强调
加强调度加大力度加快进度
全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枢纽经济新高地
7月25日,市长何雄到新郑市、管城区调研郑州南站及园区建设工作,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规划引领,强化服务保障,加强调度、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促进站城融合发展,巩固提升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全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枢纽经济新高地。(今日《郑州日报》1版)
市区公办高中录取分数线公布
今起可查询录取结果
昨日上午,2023年市区公办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公布。结合市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19分。在完成阅卷、核分、划线等一系列工作后,今年市区普通高中正式开始录取。(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
河南培养了我,我得为家乡做点儿事
大暑至,阳光炽热,万物荣华。7月23日傍晚,在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忙碌了一天的张改平目光中透着些许疲惫。当谈及心心念念的教育、科研、人才等话题,他的眼神倏而变亮——是灿烂耀眼的激情和热爱,更是温暖持久的从容与坚定。(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3-07/26/node_4.htm
(今日《郑州日报》2版)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省拥有量跻身全国前十
共有370家 三成分布在郑州
“数”说 专精特新
我省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0040家。其中,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0家。(今日《郑州日报》2版)
航空港区再添优质教育资源
郑州南开学校项目落地 可从幼儿园上到高中
“项目能够及时开工建设得益于航空港区推行的帮办代办服务,真是太感谢总帮办代办员了!”7月25日,郑州南开学校项目在河南郑州航空港文体城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有关负责人对港区的服务竖起了大拇指。(今日《郑州日报》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3-07/26/node_5.htm
(今日《郑州日报》3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3-07/26/node_6.htm
(今日《郑州日报》4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3-07/26/node_7.htm
(今日《郑州日报》5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家谈
从考古学阐释中华文明的发展道路
刘庆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系统阐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要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其中的重要内容是探索文明发展的道路。考古学则通过探索中华文明发展道路形成的时间、空间特色及其城市核心要素的政治特色,以及中华文明对内的强大凝聚力、对外的“有容乃大”及“中”与“中和”理念之下的家国同构与国家认同文化基因的确立、发展、深化。(今日《郑州日报》5版)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王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系统阐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对我们深刻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今日《郑州日报》5版)
中原考古见证五千年中华文明
袁广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作为文物考古工作者,我们在长期的考古实践中,也印证了中华文明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今日《郑州日报》5版)
中华文明特性的郑州贡献
阎铁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是在一万年波澜壮阔的进程中形成的。作为完整参与了这个过程的郑州,做出了重要贡献。(今日《郑州日报》5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3-07/26/node_8.htm
(今日《郑州日报》6版)
《郑州市推进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发布
到2025年 绿色出行比例超过70%
到2025年,郑州城市公共交通将有什么样的变化?近日,郑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郑州市推进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数字化、绿色化、多元化建设,高质量打造人民满意、高效衔接、快捷舒适、绿色安全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确立公共交通在交通体系结构中的主体地位,为加快推进郑州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支撑。(今日《郑州日报》6版)
我市发布电动汽车充电桩收费行为提醒告诫函
不明码标价将被处罚
7月24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电动汽车充电桩收费行为的提醒告诫函。告诫函明确,将对不明码标价、违规收取未标明费用等价格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典型案例将公开曝光并纳入信用记录。(今日《郑州日报》6版)
河南本土中小企业品牌文化赋能联名计划启动
当地方小吃遇上传统文化,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7月25日,“「豫」见宝藏风味——河南本土中小企业品牌文化赋能联名计划”暨宛禾×河南博物院产品焕新上市发布会在郑州报业集团举办,宛禾与河南博物院的联名产品正式公布,联名款产品文化韵味十足,让大家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体味到河南历史悠久的文化。(今日《郑州日报》6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3-07/26/node_9.htm
(今日《郑州日报》7版)
签约154个 总金额496亿元
金水区招商引资实现“半年红”
经济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招商引资,看的是营商环境。为深入实施制度型开放行动战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助力郑州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昨日,金水区召开全区对外开放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上透露,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半年红”。(今日《郑州日报》7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3-07/26/node_10.htm
(今日《郑州日报》8版)
编辑:于淼 林红 袁澜青 赵宸
特别声明:未经正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