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党报、看联播、听新闻】(2024年2月21日)

2024-02-21 07:23:42

今天是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农历正月十二。今天白天到夜里,小到中雪转阴天,东北风4~5级,最高温度-3℃,最低-6℃,AQI:32,空气质量:优,空气湿度:77%,气压:1032hPa。


点击收看2月20日央视《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2月20日《河南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2月20日《郑州新闻联播》

点击收听2月21日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

点击收听2月21日河南台《河南新闻》

点击收听2月21日郑州台《郑州早新闻》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2/21/nbs.D110000renmrb_01.htm

鹭岛蝶变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厦门实践

举目远眺是蔚蓝的海,环顾四周是怡人的景。苍翠的红树林,洁白的白鹭,火红的三角梅……走进福建厦门,就走进了一幅多彩画卷。

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单同样亮眼——以占福建省1.4%的土地面积,厦门创造出占全省14.8%的地区生产总值和48%的外贸进出口总值。

“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这幅新画卷,从何处起笔?

走岸线,登海岛,进园区,上高山,访村庄,向厦门人寻答案,大家总会从30多年前讲起——

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岛和鼓浪屿全岛。同年6月,习近平同志从河北正定赴厦门履新,成为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领导者、拓荒者、建设者。

从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筼筜湖综合治理,到要求厦门成为生态省建设排头兵;从寄予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殷切嘱托,到赋予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使命……在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和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把脉定向,为厦门树牢“生态立市”之志、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遵循。

“如今,32年过去了,海风海浪依旧,厦门却已旧貌换新颜”,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欢迎晚宴上深情地说。

昔日的海岛小城,如今已是扬帆世界、拥抱全球的海湾型都市,“山、海、产、城、人”相融共生。

实践,书写厚重答卷;时间,见证鹭岛蝶变。(今日《人民日报》1版、4版)

如何更好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吸引和利用外资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2024年,如何更好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做好外资工作?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风险显著上升,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同时各国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对中国吸引外资带来一定挑战。”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表示,同时要看到,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的超大规模市场,迈向现代化的新征程将创造巨大的市场机遇。(今日《人民日报》1版)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单行本出版

中共中央印发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今日《人民日报》2版)

全国数据资源情况调查启动

近日,国家数据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全国数据资源调查的通知。通知提出,为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工作部署,摸清数据资源底数,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开展全国数据资源情况调查,调研各单位数据资源生产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等情况,为相关政策制定、试点示范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今日《人民日报》2版)

https://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4-02/21/node_10.htm

楼阳生到郑州市调研平台经济发展时强调 

做大平台企业 做强枢纽经济  

王凯出席座谈会 

2月20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到部分平台企业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推进我省平台经济发展。省长王凯出席座谈会。

郑州时空隧道信息技术公司旗下的UU跑腿平台覆盖全国200多座城市,为超过5500万用户提供服务。楼阳生通过大数据平台,察看实时订单情况,询问公司运营、服务类型等,指出随着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的不断加深,平台经济在高效配置资源、重塑经济业态、赋能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经济活力的新标识、区域竞争的新优势。楼阳生勉励企业负责人,提高服务质效,提升企业标准,不断跑出新速度、跑上新高度。在中钢网科技集团,楼阳生了解用户规模、销售营收等,强调要发挥头部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引导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他要求有关部门,要“一企一策”个性化制定扶持政策,支持平台企业做大做强。郑州国际邮件处理中心已开通41个国家(地区)52个城市直封关系。楼阳生察看邮件分拨、发运等情况,指出要促进口岸、枢纽、平台和产业协调联动,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助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抖音集团河南公司,楼阳生了解抖音发展历程、消费数据发布等,希望抖音集团与河南全面深化合作,持续提升河南知名度美誉度,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今日《河南日报》1版)

平台经济“豫”新机

UU跑腿APP上,用户线上提出需求,“跑男”线下接单完成,在平台加持下,人力资源充分整合;抖音短视频平台上,带货主播滔滔不绝,流量不断转化为“留量”……站在平台经济的风口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创新运营模式、探索新的商机。(今日《河南日报》1版)

河南首次开通中越柬公铁联运国际班列

柬埔寨有货踏春来

从赤日炎炎的热带产区,到飞雪迎春的中原腹地,柬埔寨货物“坐”着班列远道而来。

2月20日,位于郑州经开区的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迎来了柬埔寨(金边)—越南(胡志明)—中国(郑州)首列公铁联运国际班列。这是河南首次开通中越柬公铁联运国际班列,标志着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又新增一条绿色、安全、经济、高效的货运通道。(今日《河南日报》1版、6版)

郑州比亚迪开足马力赶订单

2月20日上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东南部,郑州比亚迪工业园发动机工厂内一片忙碌的生产景象。“这里主要生产燃油系列和混合动力系列发动机及相关配套零部件,可为比亚迪方程豹、皮卡等车型提供动力总成,目前200多名员工已经全部返岗投入生产。”厂区负责人说。(今日《河南日报》1版)

河南城市、景区频上春节“热榜”

数据见证开门红 奋力延续文旅热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河南累计接待游客5021.6万人次,旅游收入297.7亿元。我省多个城市和景区也“上榜”多项文旅榜单——

抖音平台发布《2024年春节消费数据报告》,郑州入选十大热门消费城市,郑州、洛阳双双入选十大热门目的地;开封西司文旅商圈在全国五大热门商圈中排名第二;开封万岁山武侠城位居全国热门景区榜首,开封清明上河园位列第四。

携程发布的《2024龙年春节旅行报告》显示,春节假期郑州旅游订单同比增长85%;美团发布的“洛阳市春节文旅大数据报告”显示,春节假期洛阳市旅游总接待人次在全国排名第十。

数据折射经济活力,提振消费信心。可以说,春节期间的河南,开启了“热辣滚烫”模式,实现了2024年文旅市场开门红。(今日《河南日报》1版、6版)

工业生产开足马力

1月份全省用电量大幅增长

在河南义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废弃的铝制门窗、易拉罐等,经过熔炼、提纯等工序后,“摇身一变”成为更高级的铝制板材,最后成为汽车的内饰、电子产品的配件等高端产品。“熔铸、热轧、冷轧等都离不开电,我们凭借在全球再生铝创新应用领域的突出优势,今年1月份用电量超18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00%。”该企业负责人说。(今日《河南日报》2版)

郑州国际陆港建设加快推进

确保专用铁路一期今年6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2月19日上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东南部,郑州国际陆港铁路专项用线施工现场,东西作业区区间渣土车穿梭,土方填筑工作热火朝天。在雍州路连续梁施工现场,机械声轰隆作响,进场班组正在硬化场地、规整材料。在钢筋加工厂内,工人正在进行钢筋绑扎作业。与此同时,兖州路、浮清河涵洞模板作业也在进行中。

河南国际物流枢纽建设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节期间,我们铁路专用线工程没有停工,大家加班加点就是为了这项重点工程如期完工、投用。目前工人都已返岗,项目建设全部复工,所有作业都在顺利进行。”(今日《河南日报》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02/21/node_3.htm

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

2月20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根据投票结果,22个项目入围,河南入围项目有三个,分别为宜阳苏羊遗址、永城王庄遗址、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

2021年至2023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商都遗址内城东南获得重大考古发现,即发现商代白家庄期高等级贵族墓地。在项目区域内发掘商代墓葬、灰沟、祭祀坑、灰坑、水井等遗迹360余处,出土丰富的铜器、金器、玉器、绿松石器、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等遗物,文化内涵包括二里岗文化下层一期、下层二期、上层一期及白家庄期,另有大量唐宋金元等时期文化遗存。(今日《郑州日报》1版)

一线战冰雪 合力保平安

郑州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记者昨日从郑州市人民政府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获悉,2月20日12时,郑州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级应急响应。(今日《郑州日报》1版)

三种价值 两种幸福 一种人生

我与观众的“小确幸”

“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活动自2011年开展以来,连年被列为郑州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据悉,2023年全年演出活动从3月开始,历时9个月,由市、县两级国有文艺院团深入全市400多个社区、乡镇、农村、广场等开展1200场演出活动,基层群众免费观看,每年惠及群众50余万人。郑州市戏剧艺术保护传承发展中心国家二级演员王凤琴近日接受记者采访,在多次下基层、到一线的演出过程中,她找到了属于自己演艺生活的“小确幸”。(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02/21/node_4.htm

(今日《郑州日报》2版)

我省要建中医药科学院?这个可以有

省卫健委:已列今年计划

助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才能让中医药更好地增进人民健康福祉。2月20日,记者从省卫健委获悉,今年,我省将着力实施好中医药传承创新专项计划,组建省中医药科学院,争取国家中医药科研战略力量布局河南,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今日《郑州日报》2版)

以雪为令 战之能胜

“公用铁军”除雪保通硬核担当

车辆轰鸣,雪铲唰唰,冰雪飞溅……当强降雪与节后复工相遇,一场除雪保通的攻坚战再次打响。郑州街头,尽锐出战的公用环卫人以及正在进行清冰除雪作业的各种大型机械设备,暖心守护人们安全顺畅出行。(今日《郑州日报》2版)

给您提醒!

公租房满5年可买卖?别信 权威部门回应:只租不售

公租房是政府向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的社会保障性住房,通过各乡镇、社区、街道办、房管部门审核分配。而近期多个自媒体平台频繁出现公租房可以买卖的信息。昨日,市保障性住房中心再次明确相关规定并提醒大家,郑州市公租房是配租型保障住房,只租不售。(今日《郑州日报》2版)

请您注意!

周六起这些公交恢复原线路通行

201路、217路、256路、298路可有路过你家门口

昨日,记者从郑州公交集团了解到,根据市政府积水点改造提升工作进度,桃源路(兴华北街—大学路段)现已施工改造完毕,具备通行条件。为方便沿途市民出行,郑州公交定于2月24日起,对201路、217路、256路、298路恢复桃源路区域原线路通行。(今日《郑州日报》2版)

“职”待您来!

周六还有场大型招聘会 也许心仪工作就此相遇

2月20日,记者从中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2月24日(周六)上午,该局联合河南123人才网,将在中原万达一楼大厅(2号门入场)举办2024年中原区“春风行动”春节返乡专场招聘会活动。提供岗位7700余个。(今日《郑州日报》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02/21/node_5.htm

(今日《郑州日报》3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02/21/node_6.htm

(今日《郑州日报》4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02/21/node_7.htm

(今日《郑州日报》5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02/21/node_8.htm

(今日《郑州日报》6版)

首列中越柬公铁联运国际班列抵郑

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新增一条绿色、安全、经济、高效的货运大通道

2月20日,柬埔寨(金边)—越南(胡志明)—中国(郑州)公铁联运国际班列首开接车仪式在郑州经开区举行,标志着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又新增一条绿色、安全、经济、高效的货运大通道。(今日《郑州日报》6版)

河南省遴选第二批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

昨日,记者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建设我省绿色制造服务体系,该厅面向我省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和“7+28+N”重点产业链建设需求,组织开展第二批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遴选工作。(今日《郑州日报》6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02/21/node_9.htm

(今日《郑州日报》7版)

登封:

纵深推进产业 提质提速战役

中岳大地春来早。2月20日上午,登封市召开2024年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动员全市上下聚焦科技创新赋能、主导产业链条培育和“一区多园”平台建设重点发力、精准发力,以项目建设之“进”、招商引资之“活”、营商环境之“优”为支撑,为经济发展夯实“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动能,纵深推进“产业提质提速”战役,朝着富民强市的方向前行。(今日《郑州日报》7版)

高新区:

奏响高质量 发展最强音

2月20日,郑州高新区2024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作为“新春第一会”,与会人员强信心、话振兴、谋新局,共同开启攻坚之年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今日《郑州日报》7版)

上街区峡窝镇:

全力拼发展 冲刺“开门红”

年味儿尚未完全散去,全力拼发展的气息已扑面而来。2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上街区峡窝镇的郑州格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各项工序紧密衔接……生产车间内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喜人景象。(今日《郑州日报》7版)


石磨面粉里的家乡味道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假期都过完了。孩子们陆续开始上班了,我看抖音里从农村返程的人都在晒后备箱,俺儿子儿媳的后备箱也被我准备的东西装得满满的。咱不能比别人差,人家有的咱也得有!”(今日《郑州日报》7版)

社区民警的新春守护

“骗子可不管过年不过年的,越是过年,越得提醒群众要加强防范。”2月15日,大年初六上午,郑州市公安局惠济分局新城派出所社区民警杨莹手拿宣传彩页,在辖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开展安全防范工作。(今日《郑州日报》7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02/21/node_10.htm

(今日《郑州日报》8版)

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考古博物馆新年“龙”重登场

告别龙年春节假期,“充电”完毕的人们带着满满的能量投入新一年的工作中。专家讲解中国龙、“早商第一玉龙”首次亮相、考古人讲考古、七彩饺子宴、龙灯耀龙年……在这个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市民奉上了扎根中国深厚历史、厚植非遗宝藏的40余场精彩活动,通过创新公众考古传播的形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3万余名观众在考古博物馆体验非遗手工,了解龙的演变历史,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耳目一新的过节方式,还促进了公众对考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增强了广大市民的文化自信、提高了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今日《郑州日报》8版)

编辑:袁澜青 李瑞蕊 赵宸

值班统筹:于淼

特别声明:未经正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