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党报、看联播、听新闻】(2024年2月26日)

2024-02-26 07:05:33


今天是2024年2月26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十七。今天白天到夜里,阴天有零星小雨雪,偏东风2~3级,最高温度7℃,最低-2℃,AQI:143,空气质量:轻度污染,空气湿度:57%,气压:1013hPa。

点击收看2月25日央视《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2月25日《河南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2月25日《郑州新闻联播》

点击收听2月26日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

点击收听2月26日河南台《河南新闻》

点击收听2月26日郑州台《郑州早新闻》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2/26/nbs.D110000renmrb_01.htm

勇担先行区示范区重任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观察

一座山,三个村,分属京津冀三地。

60多年前,三村是一村,名叫大岭后。后来,行政区划调整,一村变三村,分别划归北京平谷区、天津蓟州区、河北三河市。

现如今,三个村再次“合体”。所属乡镇政府签下合作协议,支持三个村共同开发文旅项目,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点。(今日《人民日报》1版、11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代表委员谈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日《人民日报》1版、4版)

强信心 鼓实劲

日月春晖渐,光华万物新。新春伊始,神州大地一派繁忙景象,各行各业全力促发展、奋战开门红,绘就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发展图景。(今日《人民日报》1版、4版)

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56%

记者近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随着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不断夯实、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速、设计和制造品质加快提升、品牌向上取得新进展,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2023年累计销售1459.6万辆,同比增长24.1%,年度市场份额达到56%,比上年上升6.1个百分点。(今日《人民日报》1版)

https://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4-02/26/node_10.htm

殷墟焕新 赓续传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写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诗经》中的商代,浪漫而富有想象。

120多年前,甲骨文的横空出世,拨开了尘封3000多年的商王朝的层层迷雾,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90多年前,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在安阳小屯村挥下第一锹,正式拉开殷墟科学考古帷幕。殷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今日《河南日报》1版、3版)

郑州元宵奇乐会为河南文旅再“上分”

山河春醒,人间喜乐。在龙年元宵佳节,一场传统与新潮交织、国风与时尚兼具的郑州元宵奇乐会,在郑州郑东新区如意湖畔上演,为河南文旅再“上分”。

2月23日至25日,郑州元宵奇乐会活动中,市民可以和“机甲龙王”互动,也可以和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列子”“庄子”探讨思想;“大玉米”千玺广场“穿上”祥龙贺岁的彩服,为市民送上祝福。(今日《河南日报》1版)

今年全省要建7300个以上老年助餐场所

2月23日,记者从2024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又将老年助餐工作列入省重点民生实事。今年全省要建成7300个以上老年助餐场所,实现老年助餐服务覆盖全省40%的城镇社区和10%的行政村,每个乡镇(街道)均有1个能够提供配餐服务的老年食堂(中央厨房)。(今日《河南日报》1版)

河南种业集团在中原农谷正式挂牌

2月23日,河南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种业集团”)在中原农谷正式挂牌。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也是育种大省和用种大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等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省政府国资委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整合优质种业企业与科研机构资源,于2022年6月组建河南种业集团。(今日《河南日报》1版)

十一届省委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专项巡视完成反馈

按照省委部署,十一届省委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专项巡视反馈工作于近日全部完成。本轮专项巡视反馈采取集中反馈和巡视组“一对一”反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今日《河南日报》2版)

2023年郑商所正阳县花生“保险+期货”项目结项

为10万亩花生提供价格下跌风险保护

2月21日,记者从郑州商品交易所获悉,日前,郑商所正阳县花生“保险+期货”项目顺利完成,覆盖花生种植户和合作社共计6975户,为10万亩2.2万吨花生产量提供价格下跌风险保护服务。(今日《河南日报》2版)

郑州大学教授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佳女性发明奖

2月21日,记者从郑州大学获悉,2022—2023年“发明创业奖项目奖”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及优秀项目主题展览近日在北京举行,郑州大学王梅云教授荣获2023年中国唯一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佳女性发明奖。(今日《河南日报》2版)

“科技韵”+“生活气”

中原医科城愈发有魅力

一池碧水,一通畅游,一身轻松。2月25日傍晚,在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中原医学科学城,河南尚泰科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涛结束一天的工作,来到园区健身房恒温泳池酣畅淋漓地游了几个来回,浑身又充满了力量。(今日《河南日报》3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02/26/node_3.htm

看展览 赏文物 博物馆里年味儿足 

“中国郑州龙年家书”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屏连续精彩亮相、“早商第一玉龙”首次亮相、现代艺术和传统拓印技艺融合的《“天地之中、龙行龘龘”展》举行……刚刚过去的春节,文物系统策划为郑州“上分”的活动层出不穷,全市博物馆假期接待参观人数共54.6万人次,共举办各类惠民文化活动880多项——文博活动展示服务方式多、参与人数多、媒体和公众关注多,文化推广传播成效显著,使得“博物馆”成为2024年春节的“热词”。郑州博物馆、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考古博物馆、郑州二七塔、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成为热门文化打卡地。(今日《郑州日报》1版)

去年我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再创新高 

记者昨日从省科技厅获悉,2023年我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367亿元,同比增长33%,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继2022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后,再次实现高速发展。(今日《郑州日报》1版)

 

构建国土绿化新格局 扮靓城市生态底色 

今年我市计划建设50个森林乡村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24年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计划创建省级森林城市1个、建设森林乡村50个。

2024年,我市将以“建设公园城市、打造绿美郑州”为目标,以全面推进林长制为抓手,以谋划实施林业生态项目为带动,以做优做强林业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抓好西部邙岭绿化提升和第十一届花博会筹备为重点,以加强林草湿资源保护利用为保障,“北抓黄河生态保护,南建公园游园体系,西促绿化提质增效,东建平原防护绿网”,奋力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一山、一河、一网、四组团”国土绿化新格局。(今日《郑州日报》1版)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郑州技术交易有新动作 

当下,新质生产力已是各领域最“出圈”的热词之一。昨日,记者从郑东新区了解到,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联合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将面向河南省28条,郑州市20条重点产业链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概念验证、应用场景、新研科技三大板块项目,围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开放创新的技术交易生态圈,助力河南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父母平安 儿女心安 

2023年,郑州强力推行“便民就医少跑腿”“便民就医优流程”系列举措;75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设置“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54家实现出入院服务一站式办理;158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家庭病床服务,推动医疗服务向家庭延伸。(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吸铁石·问郑】 “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报道 

打造“温暖人社” 守护“温情城市”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产业为要,民生为大。营商环境,是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郑州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事关产业和百姓的人才工作至为重要。近年来,我市持续打造“温暖人社”,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春运客流最高峰到来 

郑州铁路加开热门线路列车 

2月25日,国铁集团郑州局迎来春运以来客流最高峰,发送旅客79.1万人次。元宵佳节,国铁集团郑州局探亲流、学生流、旅游流和返程客流叠加,其中直通客流主要集中发往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方向,管内客流主要以省内洛阳、商丘、南阳、安阳等城市为主。(今日《郑州日报》1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02/26/node_4.htm

(今日《郑州日报》2版)


把戏唱到群众的心坎里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金不换分外忙碌——2024年央视龙年春晚上,金不换表演戏曲节目《百花争艳》,再现豫剧“牛派”丑角风采,这已是他第四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2月20日,金不换再次匆匆踏上了赴北京演出的列车。(今日《郑州日报》2版)

交警部门提醒 

中小学今日开学 尽量错峰绿色出行 

2月26日,郑州市中小学校开学,市区交通流量大增,郑州交警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错峰出行。(今日《郑州日报》2版)

 

气温缓慢回升 月底还有小雨雪 

积雪虽然还在融化中,气温已经在波动中缓慢回升。记者昨日从省气象台获悉,本月底,全省大部将迎来雨雪天气。(今日《郑州日报》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02/26/node_5.htm

(今日《郑州日报》3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02/26/node_6.htm

(今日《郑州日报》4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02/26/node_7.htm

(今日《郑州日报》5版)

郑东新区: 

加快推进中原科技城高质量发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龙年春节过后,郑东新区党工委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2月24日召开,安排部署加快中原科技城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当好全市发展的“火车头”、创新的“发动机”。(今日《郑州日报》5版)

管城区: 

围绕目标 八个方面发力 

吹响集结号,开年谋新局。2月23日,为期三天的2024管城区两会闭幕。记者从大会上了解到,今年,管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着力做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八个方面工作,朝着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管城实践新篇章,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今日《郑州日报》5版)

 巩义: 

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新春伊始,巩义市聚焦招商引资及营商环境建设,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竞进姿态,大抓招商引资、大抓营商环境,全力奏响拼项目、拼经济、拼发展的最强音。(今日《郑州日报》5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02/26/node_8.htm

(今日《郑州日报》6版)

新活力 新场景 新业态 

“国潮风”催热郑州龙年新春消费市场 

正月十五、十六过后,“年”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回看龙年新春,在郑州多个商圈、特色街区,“国潮风”大放异彩,成为赋能消费新业态、激活消费新动能的强力引擎。(今日《郑州日报》6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02/26/node_9.htm

(今日《郑州日报》7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02/26/node_10.htm

(今日《郑州日报》8版)

编辑:李瑞蕊 崔婧怡 牛艺杰

值班统筹:林红

特别声明:未经正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