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通“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472家

2023-12-07 11:31:41

敦促药物或者医用耗材大幅“跳水”,带量采购是一个重要手段。12月7日,记者从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上获悉,2023年3月1日至11月30日,集采谈判药品在河南省累计销售金额67.25亿元,惠及参保群众1764.1万人次。

谈判药品惠及参保群众1764.1万人次

据介绍,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成立至今,已经建立起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准入谈判,每年都会有包含国产创新药在内的一大批新药好药降价后进入医保目录。截至目前,协议期内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品种共计346个。据统计,2023年3月1日至11月30日,谈判药品在河南省累计销售金额67.25亿元,医保基金支出41.19亿元,平均实际报销比例为61.3%,惠及参保群众1764.1万人次。

参保居民符合条件 门诊特定药品不设起付线

为健全谈判药品落地机制,除了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等保障政策外,河南省针对谈判药品专门出台了门诊特定药品政策。将部分用于治疗癌症、罕见病等重特大疾病的临床必需、疗效确切、适应症明确、价格较高、适于门诊治疗的谈判药品纳入河南省门诊特定药品范围,实行统一管理。完成待遇认定的参保人员使用门诊特定药品,不设起付线,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80%,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85%左右。

全省开通“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472家

针对一些谈判药品“进得了医保但进不了医院”的问题,2021年省医保局出台了“双通道”管理政策,在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做好药品配备的基础上,指导定点零售药店合理配备谈判药品,对门诊特定药品实行与定点医疗机构统一的报销政策。截至目前,全省开通“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472家,谈判药品落地“最后一公里”的这个难题正在逐步得到破解。

累计集采药品726种、耗材173种

河南积极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在国家集采的基础上,构建跨省集采、省级集采、省辖市片区联盟和公立医院联盟多层次协同联动的集采模式。截至目前,河南省已累计集采药品726种、耗材173种,集采品种和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为有效缓解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平均降幅50%左右,有力挤压了虚高价格空间。河南省在国家集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方式方法,进一步扩大了集采品种覆盖面。今年来,河南省先后牵头开展十九省药品联盟集采和二十三省医用耗材联盟集采,共涉及24种药品和25类医用耗材,药品中选产品平均降幅61%,耗材中选产品平均降幅66.55%。其中,治疗和预防破伤风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注射剂,由集采前的270元/支降至180元/支左右;治疗哮喘的二羟丙茶碱注射剂,由集采前的14元/支降至1元/支左右,医药价格逐步回归合理。

集中带量采购斩断了医药销售和医生处方之间的利益链条,逐步治理了“带金销售”的行业顽疾,规范了诊疗行为。同时,利用集中带量采购降价腾出的空间,逐步提升医疗服务价格。与2018年相比,河南省药品价格总水平累计下降23.87%,医疗服务价格总水平累计提升21.8%,激励医疗机构逐步优化收入结构,回归功能定位,有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体制机制改革。

记者 王红

编辑:王静田

特别声明:未经正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