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5 07:00:33
今天是2024年10月15日,星期二,农历九月十三。今天白天到夜里,晴天到多云,东北风3~4级,阵风6~7级,最高温度27℃,最低温度15℃,AQI:68,空气质量:良,空气湿度:92%,气压:1005hPa。
点击收看10月14日央视《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10月14日《河南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10月14日《郑州新闻联播》
点击收听10月15日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
点击收听10月15日河南台《河南新闻》
点击收听10月15日郑州台《郑州早新闻》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10/15/nbs.D110000renmrb_01.htm
吴邦国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习近平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胡锦涛送花圈表示哀悼
吴邦国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胡锦涛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吴邦国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的遗体,14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今日《人民日报》1版)
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通电话
10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通电话。(今日《人民日报》1版)
努力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纪实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在党领导中国文艺为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而奋斗的征途上,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是一座继往开来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和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文艺事业锚定价值航向,擘画宏伟蓝图。(今日《人民日报》1版、2版)
李强同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会谈
当地时间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巴基斯坦总理府同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举行会谈。(今日《人民日报》1版、3版)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
首超32万亿元,同比增长5.3%
海关总署10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33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出口18.62万亿元,同比增长6.2%;进口13.71万亿元,同比增长4.1%。(今日《人民日报》1版、2版)
https://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4-10/15/node_10.htm
加速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赋权改革激发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能量
从喜获丰收的安徽砀山梨园,到硕果累累的宝丰县鲜桃园,一个个果蔬采摘机器人穿梭其间,高效采摘着成熟的果实……郑州轻工业大学教授丁国强博士开发的全源组合导航系统算法专利成果,为因德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机器人赋予精准定位能力,形成了对国外同类算法产品的有效替代。(今日《河南日报》1版、3版)
优化金融服务 畅通融资渠道
我省强化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10月14日,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了解到,我省将持续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金融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打通融资堵点和卡点,提高融资服务效率,全力支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今日《河南日报》1版)
聚焦7大产业集群28条产业链
我省新增104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10月14日,记者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获悉,日前,我省增设104个单位备案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同意其开展博士后招收、培养、使用等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达493个。(今日《河南日报》1版)
标准郑州数字人
“郑标准”正式上线
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头顶炫酷的观星台,手持规与矩,佩戴市场监管执法徽章……10月14日,第55个世界标准日,河南省2024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在郑州举行,一位特殊的“嘉宾”一亮相就吸引了全场目光,它就是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研发的标准郑州数字人——“郑标准”。(今日《河南日报》3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0/15/node_3.htm
《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发布
郑州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全省第一
郑州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全省第一,郑州都市圈协同创新发展成效显现。记者昨日从省科技厅获悉,《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发布,郑州科创再创佳绩。
《报告》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五个方面对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科技创新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各地区科技创新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今日《郑州日报》1版、6版)
2025年“国考”河南招录1677人
15日起报名
10月14日上午,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共计招录职位数20810个,招录人数39721人。其中河南地区招录1677人,共975个职位。(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叶”与“根”的深情
——闽商“筑梦”在新郑
在日前举行的河南省第十四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中,宜顶烘焙食品生产销售项目签约新郑,成为黄帝故里又一闽商企业。近年来,闽商在新郑扎堆投资,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系列报道 我在养老第一线
倾听心声 记录岁月
留住老年人的“独家记忆”
在郑州,有这样一个大学生团队,他们为老人代写“人生回忆录”,以一块块“记忆碎片”,拼出老人的“独家记忆”。他们是康乐忆享项目团队,其创始人是00后王文浩。(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0/15/node_4.htm
(今日《郑州日报》2版)
河南中小企业含“科”量满满
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跻身全国前五
10月14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根据工信部火炬中心2024年第三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数据快报》显示,截至9月30日我省入库企业数量16527家,居全国第5位,参评企业数量29792家,居全国第8位,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实施工作进展顺利,对营造有利于我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良好环境氛围,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今日《郑州日报》2版)
新建住宅阳台排水管要接入小区污水管网
我省立法保障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工作
新建住宅的阳台排水管道应当接入住宅小区内部污水管网,再生水符合排放标准的可以排入河湖……10月14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河南省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将于2025年2月1日起施行。(今日《郑州日报》2版)
郑州站点巴士再添“新人”
至新蔡线路今日开通
10月15日,郑州交运“站点巴士”再添“新成员”——郑州至新蔡线路。该线路将为两地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今日《郑州日报》2版)
和美乡村的美丽蝶变
——访荥阳市汜水镇赵村党支部书记梅志磊
拿出自己家买苗木的钱,给百姓解决难题,让百姓心安;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把直播间搬到村子里,带百姓致富;把村子打造成有花有草有果有木的“花园美景”,助百姓乐居……谈起任村党支部书记7年来的点点滴滴,梅志磊以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实事,打开了话匣子……(今日《郑州日报》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0/15/node_5.htm
(今日《郑州日报》3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0/15/node_6.htm
(今日《郑州日报》4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0/15/node_7.htm
(今日《郑州日报》5版)
记者实地探访机关单位错时共享停车场开放情况
提前可预约 停车很方便
为解决市民停车难问题,郑州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开放单次共享免费停车,“郑好停”小程序也陆续上线数十家错时共享停车场,市民朋友可在线预约,享受政策带来的便利。
这些“藏”在机关大院中的停车场夜间开放情况如何?近日,本报记者随机选取多家单位的开放共享停车场,感受预约系统的便利度、探访现实停车环境。(今日《郑州日报》5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0/15/node_8.htm
(今日《郑州日报》6版)
郑交会:汇聚商机 打造“共赢链”
商贸繁华通四海,会聚商机人气高。10月13日,为期3天的2024郑州国际商品交易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
展会期间,各类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纷纷亮相,各大论坛、商贸合作洽谈等系列活动亮点频现,这场以“提升供应链,构筑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题的盛会,不仅让国内外嘉宾再次聚焦商都郑州,更让大家感受到中原经济发展的强劲脉动。(今日《郑州日报》6版)
9月郑州CPI同比上涨1.3%
国家统计局郑州调查队昨日发布信息,2024年9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环比上涨0.1%。(今日《郑州日报》6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0/15/node_9.htm
(今日《郑州日报》7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0/15/node_10.htm
(今日《郑州日报》8版)
河南发现距今约5000年大墓
推测为古国君主墓葬
近日,一座距今约5000年的大墓在河南永城王庄遗址被发现,该墓葬出土遗物350余件,是目前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规模最大、出土器物最多的墓葬之一,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时期提供全新样本。(今日《郑州日报》8版)
编辑:赵宸 王静田 林红
值班统筹:于淼
特别声明:未经正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