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7 07:07:51
今天是2024年11月7日,星期四,农历十月初七。今天白天到夜里,多云,偏南风2~3级,最高温度19℃,最低温度9℃,AQI:79,空气质量:良,空气湿度:60%,气压:1028hPa。
点击收看11月6日央视《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11月6日《河南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11月6日《郑州新闻联播》
点击收听11月7日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
点击收听11月7日河南台《河南新闻》
点击收听11月7日郑州台《郑州早新闻》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11/07/nbs.D110000renmrb_01.htm
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强调
鼓足干劲奋发进取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湖北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鼓足干劲、奋发进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希望乡亲们在党组织带领下,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特色产业更有效益,把村庄建设得更美,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协同发力,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不断建功立业
■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围绕重点产业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品牌。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着力建设安全韧性现代水网,全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湖北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构建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深化区域合作,有序优化产业布局。深化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
■湖北要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扛牢粮食生产责任,抓实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挖掘特色产业和多种经营潜力,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治理,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各项工作。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
■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要紧紧围绕抓改革促发展加强党的建设,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既勇于开拓创新又持之以恒抓好落实,既敢拼敢闯又善于团结协作,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今年还剩下不到两个月时间,各项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要进一步抓紧抓实,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湖北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鼓足干劲、奋发进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今日《人民日报》1版)
习近平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蔡奇出席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并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社会工作取得重要成就。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今日《人民日报》1版、2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秘读者会在秘鲁利马举行
当地时间5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外文局主办,外文出版社、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承办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秘读者会在秘鲁首都利马成功举行。中秘两国政界、出版界、学界和媒体约150人出席读者会。(今日《人民日报》1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
——论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今日《人民日报》1版、4版)
李强分别会见缅甸领导人敏昂莱、亚洲开发银行行长浅川雅嗣
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6日下午在昆明会见来华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的缅甸领导人敏昂莱。(今日《人民日报》2版)
https://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4-11/07/node_10.htm
王凯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11月6日,省长王凯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今日《河南日报》1版)
深化在航道建设协同、港口运营管理等7个领域合作
豫皖港航合作步入新阶段
11月4日,河南交投集团与安徽省港航集团在安徽合肥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两大国企强强联手,标志着豫皖港航合作步入新阶段。(今日《河南日报》1版)
减税降费增底气 企业创新添动力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潮中,如何让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勇立潮头,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点,也是增量经济政策的重点。(今日《河南日报》1版、4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1/07/node_3.htm
市委科技委第二次会议召开
研究产业技术研究院、高新企业培育、研发投入等工作
11月6日,市委科技委第二次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传达学习省委科技委近期会议精神,研究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科创智能体项目推进、天使投资基金运营等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主持会议并讲话。
市领导何雄、吕挺琳、陈宏伟、虎强、李党生、胡军、李凤芝、魏宁娣出席。(今日《郑州日报》1版)
【致敬企业家精神】系列报道
执着,“拼”出产业发展新高度
中铁装备盾构机市场占有率连续7年产销量全球第一;郑煤机集团液压支架的产量、数量、品种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宇通研发的5G自动驾驶公交赋能未来城市出行;安图生物体外诊断系列产品总体规模居全国前列……(今日《郑州日报》1版、3版)
【“区”径通“优”】“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 郑东新区篇
抢抓机遇竞逐“天空之城”
郑东新区发力低空经济“新赛道”
出门乘“空中出租车”、观光旅游“打飞的”、 外卖“从天而降”这样的场景,正在加快走进我们的生活……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在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下,正快速崛起成为万亿级的产业新赛道。(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我在一线,为您报道】系列报道
路灯的另一重含义
苏轼形容过落日,“落日绣卷帘,亭下水连空”,李白描述过旭日,“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我无数次走过郑州的夜晚,看见路灯下拉长的身影,我也无数次踏入郑州的清晨,羡慕朝阳下蓬勃的身姿。但我贫瘠的想象,从未想起李白笔下的日出和苏轼眼帘的日落,与城市的路灯有着怎样的联系。(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在三尺讲台上“织梦”
金黄梧桐、泥土砖墙,绿白相间的墙面,纹路深浅的桌椅,这里是蓬勃青春肆意生长的地方——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红庙学校剧场。(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机场“驱鸟人”的日常
轰隆隆一阵巨响传来,飞机的引擎声划破天空,循着声音望去,一架客机马上要降落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跑道上——这是机场驱鸟人最专注的时刻。(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1/07/node_4.htm
(今日《郑州日报》2版)
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11月6日,河南省“院校企业面对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列对接活动(郑州站)在郑州市金水科教园区外包产业园举办,通过搭建一个高效、精准、务实的交流平台,为高校院所和企业提供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今日《郑州日报》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1/07/node_5.htm
(今日《郑州日报》3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1/07/node_6.htm
(今日《郑州日报》4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1/07/node_7.htm
(今日《郑州日报》5版)
市民反映天桥存在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本报记者实地打探——
市区部分过街天桥亟待提升改造
郑州的过街天桥不但是城市风景线的组成部分,还具有保障行人安全的交通效果。然而,有市民反映,市内部分天桥利用率不高,打扫也不及时,有些脏乱差。11月5日和6日,本报记者对市内部分过街天桥的使用现状进行了探访。通过调查发现,在路面设置有地面隔离带的路段和人流量较密集的区域,过街天桥的使用率较高,而地面具备通行条件时,会降低天桥的日常使用率。另外,部分天桥存在电梯停运、设施维护和卫生清理不到位的情况。(今日《郑州日报》5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1/07/node_8.htm
(今日《郑州日报》6版)
郑州设立50亿元母基金赋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11月6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布《郑州市战略新兴产业母基金设立方案》,我市设立总规模达50亿元战略新兴产业母基金,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的产业引导、政策扶持作用,为战略新兴产业快速“腾飞”积蓄赋能。(今日《郑州日报》6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1/07/node_9.htm
(今日《郑州日报》7版)
“智改数转”为高质量发展蓄力
高新区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作为市场创新的先锋,凭借其经营灵活与市场敏感度高的优势,在竞争中崭露头角。记者昨日从郑州高新区经济发展部了解到,面对数字化转型这个“必修课”,高新区按照全市安排部署,全力助推中小企业“破题”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今日《郑州日报》7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1/07/node_10.htm
(今日《郑州日报》8版)
编辑:王静田 袁澜青 赵涵铮
值班统筹:于淼
特别声明:未经正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