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党报、看联播、听新闻】(2024年10月30日)

2024-10-30 07:00:57

今天是2024年10月30日,星期三,农历九月二十八。今天白天到夜里,多云到阴天,偏东风2~3级,最高温度22℃,最低温度13℃,AQI:85,空气质量:良,空气湿度:75%,气压:1022hPa。

点击收看10月29日央视《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10月29日《河南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10月29日《郑州新闻联播》

点击收听10月30日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

点击收听10月30日河南台《河南新闻》

点击收听10月30日郑州台《郑州早新闻》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10/30/nbs.D110000renmrb_01.htm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李强主持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出席

■ 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改革信心,更好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具有划时代意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最壮丽的篇章之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续写“两大奇迹”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也为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宝贵经验

■ 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都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要坚持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始终朝着总目标指引的方向前进,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改。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全面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讲求科学方法,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要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好发挥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中的积极作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平等保护全体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要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破立并举、先立后破,该立的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在立的基础上及时破,在破立统一中实现改革蹄疾步稳。要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外贸、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改革方案的设计必须把握客观规律,注重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

■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担负着推进改革的重要职责。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政治勇气,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推进改革,系统布局、谋定而动

■ 广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顺利推进改革十分重要。要切实做好改革舆论引导工作,加强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加强对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些重大理论观点的研究和阐释,特别是加强面向基层和群众的宣传、解读,及时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广泛凝聚共识,筑牢全党全社会共抓改革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大局意识,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和个人利害得失

■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把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实到位,打好组合拳,切实抓好后两个月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29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改革信心,更好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今日《人民日报》1版)

习近平致电祝贺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登基20周年

10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祝贺他登基20周年。(今日《人民日报》1版、2版)

习近平同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就中赞建交60周年互致贺电

10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今日《人民日报》1版、2版)

习近平同芬兰总统斯图布会谈

10月2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芬兰总统斯图布举行会谈。(今日《人民日报》1版、2版)

李强赵乐际分别会见芬兰总统斯图布

10月29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芬兰总统斯图布。(今日《人民日报》3版)

https://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4-10/30/node_10.htm

以“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我省发布顶层规划竞逐AI新赛道

从ChatGPT引发全网跟风到自动驾驶加速“驶来”;从AIGC崭露头角到Sora惊艳全球……人工智能快速迭代,有力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行业新应用,带来生活新体验。(今日《河南日报》1版、2版)

打好惠企组合拳 跑出发展加速度

民营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活跃因子”。近年来,河南打出“万人助万企”、“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和强化“四个拉动”、营造“六最”营商环境等组合拳,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全省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今日《河南日报》1版、3版)

郑州经济“新意”几何

——在项目一线感知经济发展新脉动

今年前三季度,郑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经济发展跃上新高度。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经济大市,扛稳大梁背后,如何抢抓机遇不断“上分”?(今日《河南日报》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0/30/node_3.htm

【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看发展”系列报道

前三季度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57.1万吨,同比增长33.2%

郑州“空中丝路”越飞越广

10月28日凌晨,郑州机场北货运区灯火辉煌,国际货运航班依然起降频繁,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娴熟地操作机械设备,从多架外国航空公司的全货机上装卸来自全球的货物。国际货物缘何纷至沓来?今年以来,郑州机场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大力引进航空物流龙头企业,不断完善枢纽航线网络,创新航空物流发展模式,提升机场运行服务质量,事关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多个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郑州航空枢纽发展能级实现新跃升。国际货运航线越来越丰富,运力越来越充沛。因此,备受国内外货商青睐。(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第二届“郑州企业家日”系列活动11月1日启幕

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企业家致敬,奏响砥砺奋进郑州担当的时代强音。昨日,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第二届“郑州企业家日”暨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大会系列活动将于11月1日在郑州拉开帷幕。(今日《郑州日报》1版)

我市推出全省首个“骑手码”

外卖员快递员进小区 扫码登记更便利

记者昨日从郑州市委社会工作部获悉,为解决外卖员、快递员进门难、物业管理难问题,郑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依托郑州市城市综合服务平台“郑好办”APP,开发全省首个“骑手码”,外卖员、快递员只需在“郑好办”实名认证个人基本信息,就可领取专属自己的“骑手码”,进入小区配送时,一键扫码便可自动登记、验证,通行全过程仅需3秒钟。(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0/30/node_4.htm

(今日《郑州日报》2版)

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11月8日开始报名

河南省202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安排敲定,省教育考试院昨日发文部署相关事宜。(今日《郑州日报》2版)

党旗飘扬在义诊现场 打通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系家乡健康行”义诊活动掠影

短短一年时间,派出党员骨干医护技人员、志愿者3468人次,开展义诊活动471场,活动总行程4万余公里,受益群众5万余人次。这是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系家乡健康行”义诊活动的一组亮眼数据。(今日《郑州日报》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0/30/node_5.htm

(今日《郑州日报》3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0/30/node_6.htm

(今日《郑州日报》4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0/30/node_7.htm

(今日《郑州日报》5版)

《城市公园管理办法》12月起施行

郑州“人名公园”是否更名 牵动市民的心

《城市公园管理办法》已于2024年9月3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9号公布,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十七条对公园命名进行了详细规定,第五款提出:“一般不以人名作城市公园名称”,第六款提出:“不以外国人名、地名作城市公园名称”。消息一出,不少熟悉郑州公园的人士捏了一把汗,人们耳熟能详的刘禹锡公园、李商隐公园等以历史文化名人名字命名的公园,在《办法》施行后会不会被改名?(今日《郑州日报》5版)

国网郑州供电公司:三个电网之“变”见证郑州新发展

2024年,我国迎来75周年华诞。随着75年的时代变迁,郑州这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古老城市,已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充满活力与潜力的现代大都市。作为城市发展的动脉,郑州电网的蝶变新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蓬勃发展,而作为电网“心脏”的变电站的发展历程,也是郑州电网75年辉煌历史的生动写照。(今日《郑州日报》5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0/30/node_8.htm

(今日《郑州日报》6版)

数字经济总体规模突破7000亿元、入围2023年度全国智能制造城市20强……

“数字郑州”建设步伐稳健向“新”而行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当前,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如何?10月29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河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到,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累计建设5G基站53921个,千兆光网实现乡镇以上全覆盖;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率先建设“中部地区第一张城市算力网”;数字经济总体规模突破7000亿元,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数字郑州”建设步伐稳健、向“新”而行。(今日《郑州日报》6版)

央地政策协同发力

河南房地产市场呈现积极变化

今年以来,一系列利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国家政策频频出台,我省积极行动,推动政策落地、出台系列措施。政策措施实施后,带给房地产市场影响几何?全省的房地产市场又是什么表现?(今日《郑州日报》6版)

“最多跑一次” 办证更方便

郑州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实现“即考即发证”

“最多跑一次”,郑州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迎来“新变革”。10月29日,记者在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中心三楼看到,升级改造后的从业资格教育考试中心焕然一新,从自助取号、存储、考试到申领电子证照,可以一站式完成。在这里,郑州市交通运输部门推出的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即考即发证”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将发证关口大幅前移,打破传统流程中考试与发证之间的时间壁垒,不断提高群众办事便捷度。(今日《郑州日报》6版)

我省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9个重点行业加码“人工智能+”

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河南将开展系列行动。10月29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我省发布《河南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6年)》,重点推进医疗、教育、科研、工业、农业、文旅、城市管理、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9个重点行业人工智能应用。(今日《郑州日报》6版)

前三季度全省快报企业研发创新投入保持增长

省统计局昨日发布信息,前三季度,全省纳入财政部门统计范围的快报企业研发投入保持增长态势,研发费用515.3亿元,近三年持续增长,研发费用投入强度(研发费用/营业总收入)为1.6%。(今日《郑州日报》6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0/30/node_9.htm

(今日《郑州日报》7版)

1000多家企业参展 20多场精彩活动

2024全球肉类产业博览会在郑州开幕

1000多家企业参展,20多场活动荟萃,50000多平方米展会规模……昨日上午,涵盖肉禽、水产、面点、果蔬及预制食材等产业链的2024全球肉类产业博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今日《郑州日报》7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4-10/30/node_10.htm

(今日《郑州日报》8版)

功夫IP驱动本地短剧产业向优质化嬗变

郑州致力打造“中国微短剧之都”

10月25日,郑州市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郑州市加快推进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并指出,争取到2027年将郑州打造成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微短剧创作之都”。(今日《郑州日报》8版)

编辑:袁澜青 王静田 赵宸

值班统筹:李瑞蕊

特别声明:未经正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