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07:10:43
今天是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农历三月十九。今天白天到夜里,晴天间多云,偏西风3~4级,阵风6级,最高温度34℃,最低温度20℃,AQI:55,空气质量:良,空气湿度:50%,气压:985hPa。
点击收看4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4月15日《河南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4月15日《郑州新闻联播》
点击收听4月16日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
点击收听4月16日河南台《河南新闻》
点击收听4月16日郑州台《郑州早新闻》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layout/202504/16/node_01.html
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共同会见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代表
4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内国际会议中心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共同会见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代表。(今日《人民日报》1版、3版)
习近平在马来西亚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让中马友谊之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4月15日,在赴吉隆坡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星报》、《阳光日报》发表题为《让中马友谊之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的署名文章。(今日《人民日报》1版、3版)
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话别
4月15日上午,在即将结束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话别。(今日《人民日报》1版、3版)
习近平抵达吉隆坡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
当地时间4月1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吉隆坡,应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邀请,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今日《人民日报》1版、3版)
习近平圆满结束对越南的国事访问
4月1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对越南国事访问。(今日《人民日报》1版)
奏响睦邻友好主旋律 共谱命运与共新篇章
——会见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代表时的致辞
(2025年4月15日,河内)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苏林总书记,
中越两国的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在河内同出席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的两国代表见面,我代表中国党和政府,向你们致以诚挚问候。这是我10年内第四次访问越南,也是我今年首次出访的首站。昨天下午,我同苏林总书记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就新时期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达成重要共识。刚才,苏林总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完全赞同他对两党两国关系的积极评价。(今日《人民日报》2版)
习近平瞻仰胡志明陵并敬献花圈
4月15日上午,在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陪同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瞻仰胡志明陵并敬献花圈。(今日《人民日报》2版)
习近平会见越南国家主席梁强
4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内主席府会见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今日《人民日报》2版)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今日《人民日报》2版、4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
一、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林、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梁强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于2025年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今日《人民日报》2版、4版)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马来语版)在马来西亚主流媒体播出
4月15日,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马来语版)启播仪式在吉隆坡举行。马来西亚第一副总理扎希德发来贺信,祝贺节目在马来西亚播出。马政治、经济、文化、媒体、学术等各界知名人士200余名嘉宾出席活动。节目即日起在马来西亚国家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落地播出。(今日《人民日报》2版)
李强在北京市调研时强调
以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15日在北京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指示精神,沉着冷静应对外部冲击带来的困难挑战,以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进一步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潜力。(今日《人民日报》4版)
https://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5-04/16/node_10.htm
当“意念操控”走进康复病房
“闭眼,并想象五指张开。”4月15日,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院脑机接口治疗室,16岁的郭晓(化名)微微低头,闭上双眼,在指令发出两秒后,其佩戴着机械臂的左手五指缓缓张开。(今日《河南日报》1版)
“中原象”拥抱“八桂香”
中越边境,友谊关前,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里,建筑面积近1.8万平方米的仓库资源正向河南企业敞开怀抱,广阔的东盟市场近在咫尺。(今日《河南日报》3版)
短评
以双枢纽缔造双赢佳话
一颗鲜食榴莲,从马来西亚抵达河南仅需36小时——这样的高效物流,不仅展现了郑州航空港的枢纽能力,更是豫桂合作的生动注脚。作为中国—东盟贸易的“黄金商品”,榴莲的快速通关与运输,正是豫桂两地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缩影。(今日《河南日报》3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5-04/16/node_3.htm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研讨
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作风建设
为郑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4月15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研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校正思想行动,推动学习教育成果不断转化为作风建设新成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主持并讲话。
庄建球、杜新军、宋书杰、周亚民、陈红民、王鸿勋、翟政、宋建国、李仰智、甘勇、王艳红作交流发言。路云、陈明、王树文、虎强等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出席。(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发布会在我市举行
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发布会15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地方网信部门、基层单位、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网站平台的嘉宾和获奖作者代表200余人参会。
本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分为“文字类”“音视频类”“图片类”“重大辟谣专题”和“优秀辟谣平台(账号)”五个类别。自今年1月启动作品征集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踊跃参与,共收到1976家单位和个人报送的3449部作品。经过作品初审、网络投票、专家复审和综合评定,最终推选出《起底涉企谣言背后的黑色产业链》《网事别“嚼蛆”》《真相来了》以及“重庆辟谣”等70部优秀辟谣作品。其中,郑州市委网信办推荐的《5G辐射揭秘:小男孩与智能助手的真相探寻之旅》荣获“图片类”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以权威的事实、生动的说理、鲜活的形式,廓清事实、澄清误解、传递真知,激发向上向善的网络文明力量。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杨建文,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刘健,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崧出席发布会并为优秀作品颁奖。(今日《郑州日报》1版)
更好发挥水利工程作用效益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再发力
4月15日,代市长、市总河长庄建球到郑东新区、中牟县等地巡河并调研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及郑州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四高四争先”,扛牢守河巡河护河政治责任,抓好重点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在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再发力,为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安全保障。(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5-04/16/node_4.htm
(今日《郑州日报》2版)
市内十区中招体育考试启幕
今日起,2025年郑州市市内十区中招体育考试正式启幕,4月16日~27日期间,8万多名考生将在10个考点分批完成考试。(今日《郑州日报》2版)
全省积极抗旱浇麦 确保小麦稳产增收
我市已累计完成浇水140余万亩
近期,我省气温持续偏高,大风天气频发,导致土壤失墒加快,给小麦生长带来了严峻挑战。记者从14日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的抗旱浇麦暨“一喷三防”视频调度会议上获悉,4月1日以来,全省已累计投入抗旱浇麦面积达3630万亩次。截至4月14日,全省小麦受旱面积缩减至958.2万亩,较前一日减少5.7万亩,抗旱浇麦工作成效显著,推进扎实有力。(今日《郑州日报》2版)
河南省医养结合机构电子地图上线
首批121家“掌上可查”
4月14日,河南省医养结合机构电子地图正式上线,首批121家医养机构“掌上可查”。这是记者近日从省卫生健康委获得的信息。(今日《郑州日报》2版)
省医学科学院今年公开招聘183名博士
招聘年底前有效 相关岗位招满为止
记者昨日获悉,2025年,河南省医学科学院计划公开招聘183名博士研究生。招聘信息即日起至今年12月31日有效,省医学科学院将根据岗位报名情况,分批次启动面试、体检、考察程序,岗位招满即止。(今日《郑州日报》2版)
市属32所学校公开招聘323名优秀毕业生
昨日,郑州市教育局发布公告,32所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公开招聘323名优秀毕业生。(今日《郑州日报》2版)
智能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在郑成立
4月15日,由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和黄河科技学院共同举办的“智能车辆协同创新中心成立揭牌仪式暨河南省地面无人装备专家研讨会”在黄河科技学院举办。(今日《郑州日报》2版)
“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 特色旅游列车正式运营
4月15日11时52分,随着Y802次列车从郑州站缓缓驶出,“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特色旅游列车正式上线运营。(今日《郑州日报》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5-04/16/node_5.htm
(今日《郑州日报》3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5-04/16/node_6.htm
(今日《郑州日报》4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5-04/16/node_7.htm
(今日《郑州日报》5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5-04/16/node_8.htm
(今日《郑州日报》6版)
政策效果积极显现
“好房子”激发市场新活力
郑州主城区一“第四代住宅”当选明星楼盘,开盘3分钟劲销超5亿元;土地拍卖市场诞生溢价87.5%新“地王”;一季度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5.7%,数据表现良好;春季房展会如火如荼进行……近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购房政策的放宽以及市场“止跌回稳”政策的效果正在积极显现,在各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郑州楼市一季度迎来“小阳春”。(今日《郑州日报》6版)
郑州全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打通金融惠企利民“最后一公里”
去年底至今,一场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在全市铺开。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成为制约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难题。(今日《郑州日报》6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5-04/16/node_9.htm
(今日《郑州日报》7版)
特色种植让乡村变“香村”
时近谷雨,走进登封市君召乡范堂村400亩迷迭香种植基地,湿润的土壤散发着清新气息。工人俯身忙碌,小心翼翼地采拔着壮苗,他们手法娴熟(如图),尽量呵护着每一株幼苗的根茎,确保这些带着希望的种苗在未来有更高的成活率:“大家慢点儿,把苗根慢慢拔出来,这样移栽后的成活率才有保障。”(今日《郑州日报》7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5-04/16/node_10.htm
(今日《郑州日报》8版)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解码工程”入选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4月15日记者从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获悉,近日公布的2025年全国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名单中,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推出的郑州商都文化“解码工程”入选“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推介名单。该项目包括“商都讲坛”“商都沙龙”“商都故事会”和“亳乐研学”等系列全民学习项目。(今日《郑州日报》8版)
功夫郑州奇遇记系列报道
坚持做搬石头的“小和尚”
“从前一个小和尚要学武术,方丈说让他将院子的石头全部搬进另一个院子,小和尚学武的第一年就搬石头。第二年、第三年照旧,直到第四年……”40岁的徐富强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提起“小和尚搬石头”的教学引子。对他而言,这个故事是其坚持不懈与日积月累的生动比喻,更是他对搏击套路精益求精的真实写照。(今日《郑州日报》8版)
编辑:李雅薇 王静田 赵宸
值班统筹:林红
特别声明:未经正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