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07:05:30
今天是2025年7月25日,星期五,农历闰六月初一。今天白天到夜里,多云到晴天,东南风2~3级,最高温度36℃,最低温度27℃,AQI:25,空气质量:优,空气湿度:84%,气压:987hPa。
点击收看7月24日央视《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7月24日《河南新闻联播》
点击收看7月24日《郑州新闻联播》
点击收听7月25日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
点击收听7月25日河南台《河南新闻》
点击收听7月25日郑州台《郑州早新闻》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layout/202507/25/node_01.html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7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今日《人民日报》1版)
习近平就俄罗斯客机失事向俄罗斯总统普京致慰问电
7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俄罗斯客机失事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向俄罗斯总统普京致慰问电。(今日《人民日报》1版)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我国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观察
风从海上来,电送千万家。
福建省福清市兴化湾,数十台百米高的风电机组矗立蔚蓝海面,将阵阵海风转化为绿色能源。这座海上风电场已累计发电超6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消耗约189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465万吨。
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今日《人民日报》1版、7版)
李强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主持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7月24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主持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今日《人民日报》1版、3版)
“十四五”以来
医保基金支出年均增速达9.1%
记者从国家医疗保障局获悉:“十四五”以来,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13万亿元,年均增速9.1%。2021年至2024年,累计近200亿就诊人次享受医保报销,2024年是2020年的1.6倍。(今日《人民日报》1版、2版)
电力消费呈明显回升态势
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6月,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用电量54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第三产业用电量1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今日《人民日报》1版)
https://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5-07/25/node_10.htm
刘宁傅华王凯会见英迪拉·拉纳等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的重要外宾
7月24日下午,省委书记刘宁、新华社社长傅华、省长王凯在郑州会见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的重要外宾。尼泊尔联邦议会众议院副议长英迪拉·拉纳出席并讲话。(今日《河南日报》1版)
洛桑江村率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来豫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
7月21日至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洛桑江村率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来豫,就河南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今日《河南日报》1版)
河南的上合“朋友圈”
十年后,上合“大家庭”再度相聚大河之南。
2015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郑州举办,成为河南开放发展精彩篇章中的闪亮一页。今年7月23日至27日,郑州再度迎来上合盛会——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多元文化在黄河之滨汇聚交融,激荡共鸣。(今日《河南日报》1版、2版)
我省口岸通关进入AI时代
登录河南“单一窗口”网站,完成出口货物初步数据申报,点击屏幕右上方“AI预分析”按钮,提示“货物重量数据申报异常”,根据提示完成问题数据修改再提交,前后耗时不过30秒。7月23日,河南易通跨境供应链公司关务负责人张梦浩深刻感受到了由AI智能通关审核带来的效能革命。(今日《河南日报》1版、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5-07/25/node_3.htm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
部署“十五五”规划编制、外事等工作
7月24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重要回信和《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文章,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意见,部署我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外事等工作。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围绕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精心培育创新生态,持续加大科创投入,让创新因子在城市中更加活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强化城市自然灾害防治,不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坚持以人为本,传承城市文脉,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打造包容宜居的环境,厚植人文底蕴;发挥好对外开放门户功能和空陆数海“四路协同”优势,提升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吸附和配置能力,复制推广“双枢纽”模式,不断提升开放发展水平;坚持组团式、网络化方向,着力打造优势互补、互促共进的现代化郑州都市圈。要引导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生活沃土,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持续为坚定文化自信注入磅礴力量。(今日《郑州日报》1版)
河南成功发行政府债券276.8541亿元
记者昨日从省财政厅获悉,7月23日我省在北京成功发行政府债券276.8541亿元。(今日《郑州日报》1版)
圈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走马郑州都市圈大型策划报道
洛阳篇
产业齿轮咬合 交通物畅其流 文旅文脉共鸣
从“各自精彩” 到“双双出彩”
2023年金秋,郑州都市圈成功获批全国第10个都市圈,一纸复函,意义深远。这份沉甸甸的“国字号”名片,奏响了区域协同的最强音。(今日《郑州日报》1版、5版)
九维协同 全域智治
解码“九个一”党建引领
网格化治理体系系列报道
一键全处理 “数据快跑”效率高
清晨上班途中,登封市的王女士目睹市政设施损坏,通过手机“随手拍”立马上传信息。(今日《郑州日报》1版、2版)
郑州发力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工作
推进废污水“再生”
为城市“解渴”
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用水将逐步替换为再生水
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当下,如何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价值,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市政府近日印发《郑州市中心城区加快推进再生水利用工作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3年内将通过四大重点任务、13项具体措施,构建多元协同的再生水利用体系,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缓解供需矛盾,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今日《郑州日报》1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5-07/25/node_4.htm
(今日《郑州日报》2版)
聚焦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
在郑州,听多元文明的精彩对话
青春上合·豫见未来
中外青年共话
文明互鉴创新合作
7月24日上午,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青年沙龙在郑州大学主校区活力启幕。近百名嘉宾、教育工作者及中外青年学子齐聚一堂,围绕“青春上合·豫见未来—青年力量与文明互鉴”主题,展开深入对话,共绘交流合作新图景。(今日《郑州日报》2版)
智库论坛举行
携手构建更美好共同家园
7月24日上午,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分会场——智库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活动以“构建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共同家园”为主题,多位与会嘉宾进行了发言。(今日《郑州日报》2版)
构建文化交流的跨时空共同体
专家学者畅谈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7月24日上午,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交流合作会在郑州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今日《郑州日报》2版)
“大使茶座”茶香袅袅
以茶为媒以心会友谋未来
茶韵润丝路,同心致未来。7月24日上午,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平行活动“大使茶座”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峰会的重要交流环节,活动吸引了众多驻华使节、企业代表、智库专家、媒体代表齐聚一堂,以茶文化为纽带,共探文明交融新路径。(今日《郑州日报》2版)
郑州展区:演绎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的传奇
7月24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展览现场,郑州展区演绎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的传奇:茶饮界顶流“雪王”手拿冰淇淋权杖,欢迎八方来客;唐代青花塔式罐复制品静静伫立,“诉说”千年历史……蓬勃的现代商业与厚重的历史文脉只隔一个转身的距离。(今日《郑州日报》2版)
周六这场招聘会提供岗位万余个
旨在全面落实国家就业政策、搭建高校毕业生优质就业桥梁的百日千万高校毕业生综合招聘会,将于7月26日9时至12时在中原福塔广场举办,提供岗位1.1万余个。(今日《郑州日报》2版)
月底前持续高温天气 桑拿天注意防暑降温
7月22日、23日,郑州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有效降水,受降水影响,中断了此前持续40℃+的高温天气。据最新气象预报,7月底前,我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以高温天气为主,多分散对流性降水。(今日《郑州日报》2版)
我市公开征集2025年度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近日,郑州市发布《关于公开征集2025年度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公告》,公开征集2025年度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今日《郑州日报》2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5-07/25/node_5.htm
(今日《郑州日报》3版)
【风物郑州】——见山见水见城郭系列报道 第四篇章:郑之地
探“密”古城“新”生
山形如堂谓之“密”。新密,从8000年前的伏羲女娲历史故事中“走”来,这座郑州西南千年小城曾在煤灰漫天的岁月里迷失,又在产业发展的阵痛中毅然转身,而如今已在绿意盎然的觉醒中重生。(今日《郑州日报》3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5-07/25/node_6.htm
(今日《郑州日报》4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5-07/25/node_7.htm
(今日《郑州日报》5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5-07/25/node_8.htm
(今日《郑州日报》6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5-07/25/node_9.htm
(今日《郑州日报》7版)
手机成为“新农具” 一键链接大市场
炎炎夏日,瓜果飘香,在中牟新区大孟街道张湾村一座230多亩的梨园里,种植着新玉蜜梨、苏翠一号两个品种,黄澄澄的果实挂满了树枝,给丰收季奉上了更多甜蜜,吸引了众多家庭到此采摘游玩。(今日《郑州日报》7版)
https://zzrb.zynews.cn/html/2025-07/25/node_10.htm
(今日《郑州日报》8版)
功夫郑州奇遇记系列报道
功夫加持 “雄狮少年”闪耀全国赛场
嵩山脚下,狮跃鹅坡!在享誉中外的少林武术发源地,鹅坡少林武术学校孕育了一支将千年武术之魂注入舞狮艺术的传奇团队——他们以矫健身姿将力与美、刚与柔、技与艺推向崭新高度,让古老非遗在少年手中焕发耀眼光芒。(今日《郑州日报》8版)
编辑:王静田 林红 赵宸
值班统筹:于淼
特别声明:未经正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