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3 17:04:17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接着“朝阳”,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
12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一老一小”服务新闻发布会,我省将“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理念贯穿到为民服务全过程、各环节,竭尽全力,温暖“夕阳”、托举“朝阳”让“小家”安、“大家”稳。
全链条防治出生缺陷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期盼。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关键在于预防。
近年来,我省大力持续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建立起覆盖全链条的出生缺陷三级防治体系——一级预防在婚前,连续13年实施免费婚前保健,免费婚检率保持在77%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二级预防在产前,连续8年将“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列为省重点民生实事,产前血清学筛查由2016年的22.79%上升至2023年的72.32%;三级预防在产后,新生儿“两病”、听力筛查率分别由2016年的88%、77%上升至2023年的98.44%、98.18%。
2024年,我省又将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纳入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项目,实现筛查全覆盖。通过三级防治体系均实行免费服务,显著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
明年实现市、县级新生儿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有效保障母婴安全,降低生育风险,才能为新生命的成长奠定良好的生理基础。
为此,我省不断夯实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加强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和产前诊断中心建设,提升孕产妇危急重症早期识别、多学科诊疗响应及处置能力,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持续向好。
河南以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为抓手,全力提升儿童危急重症救治能力。目前建成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3家、市级区域母婴安全保障管理中心5个、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63家。针对新生儿窒息等儿科常见危重症,市、县两级危重救治中心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专项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危急重症医疗救治能力。
按照《河南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到2025年,实现市、县级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幼有善育 全省三级托育服务中心体系初步形成
幼有所育、幼有善育,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为了让群众获得质量可靠、就近就便的托育服务,近年来,河南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近年来,我省持续增加投入,持续扩大托位供给。争取中央预算资金、超长期国债5.17亿元,拟建设托育服务项目31个。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省总托位数达30万余,千人托位数3.03,超额完成国家目标。2024年截至目前,我省现有托位数已达36.7万个,预计可以完成全年3.8的千人托位数目标。目前,我省三级托育服务中心体系初步形成,目前挂牌成立省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1个,市级18个,县级26个。
按照河南省“十四五”托育发展的目标,明年我省将持续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计划到2025年,全省所有城市社区托育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力争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6个,托位数总量达到45万个。
老有所养 发展高质量医养结合体系
我省聚焦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和短板弱项,加强部门联动,创新制度措施,加快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难题,有效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我省加强项目带动,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大力推进“医中办养”“养中办医”“两院一体”“医养协作”等多种形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目前,全省医养结合机构536家,设置床位7.2万张,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4093对,实现了县级行政区医养结合机构全覆盖、医养签约全覆盖。
另一方面,我省加强示范引领,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能力。建立智慧化医养结合质控平台和四级质控网络,实施医养结合机构“三级五等”等级评定,2024年首批确定三级甲等、二级甲等医养结合机构20个。2023年命名全国、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各15个。自2023年起,五年时间打造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基层实践样板各100个。
同时,我省创新服务模式,健全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构建医疗机构--社区医养服务中心--社区医养服务站--家庭的“全链式”服务网络,推行“医防康养护”一体化服务,目前已在37个县(市、区)230个社区(乡镇)推广。
我省还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推行家庭病床,实现“病床设在家、医生走上门”;开展“豫健护理到家”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换药、鼻饲等专业护理服务,目前已开展居家服务1.2万余人次。同时,实施“敲门”行动,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与指导,改善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照护负担。目前已为失能老人免费上门服务23.2万人次。
记者 王红 李居正 实习生 聂童鑫 文/图
编辑:李雅薇
特别声明:未经正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